华诚 > 女人四十

影片介绍

女人四十

导演:许鞍华 

主演:萧芳芳  乔宏  罗家英 

国别:中国香港

题材:剧情 

内容简介:
      阿娥是个勤俭持家、聪明能干算的家庭主妇,公公已经80多岁,是退伍军人,个性倔强、固执,是个说一不二的传统男人,患上老年痴呆后,更是经常无故冲阿娥发火,每次都是善良的婆婆来为她解围。阿娥每天都被生活中看似不屑一提的琐事缠身,当她正手忙脚乱地服侍公公洗澡时,电话铃声响了又响,她手脚不停,但耳聪目明,忙喊儿子去接电话,喊了两次无效,便自己赶去接,一看儿子在哭,原来失恋了,阿娥立即由“媳妇”变为“妈”,安慰儿子,传授恋爱经验。
      在菜市场,阿娥睁着一双大眼睛,全神贯注、神情严重地站在一个鱼摊前,原来她正在选购活鱼,她已经站了很久,目的是要等那条游来游去的鱼死去,原因很简单,活鱼的价钱是150快,而死鱼则只需要50元,便宜了不少。可偏偏这条鱼有着异常顽强的生命力,活蹦乱跳的,连一点发蔫的迹象都没有,阿娥也有点失去耐心了,这时有人喊鱼贩听电话,就在他转头的一小会儿,阿娥闪电般地出手打了鱼头一记,鱼死了。心满意足地阿娥拎着鱼凯旋而归。
      生活中的阿娥可谓是个典型的家庭主妇,照顾一家老小,和小贩讨价还价、唇枪舌剑,但除此之外,她还是个一家厕纸公司的销售主管,熟悉业务、善于精打细算,每天干练凌厉地处理着公司的一切,事无巨细。这天,阿娥忙完了公司的活下了班,回家途中看见几个牌友在街边玩麻将,牌瘾上来的阿娥也参与了进去。恰好此时,公公一脸严肃地路过,他一向反对女人玩麻将,阿娥见到公公急忙灰溜溜地收拾东西回家。
      眼看阿娥已经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不堪重负了,然而命运还继续折磨她,在工作上她受到了来自一个年轻貌美又懂电脑的女秘书的挑战,生活上,能给她点帮助并疼爱她的婆婆突然撒手而去。在婆婆的葬礼上,公公的病情仿佛突然加重了,变得疯言疯语,各兄弟姐妹都不愿意将痴呆的公公接去自己家,因为虽然已经80多岁,但身体依然健壮,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他们受苦受累的日子还会很长,为此几个兄弟姐妹打成了一片,婆婆的葬礼俨然变成了一场闹剧。面对这一切,阿娥终于撑不住了,她的精神世界瞬间垮掉,她无力地蹲在地上哭泣,一遍一遍地喊着:“婆婆,你快回来啊,我好累我好累,我撑不下去了,你快回来啊”,喊出了自己的心声,也发出了一个四十岁女人心灵深处最真切的呼喊。
 
精彩视点:
      1995年,导演许鞍华凭借这部影片轰动华人影坛,获得了第1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等六项大奖,以及第3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多项大奖。没有俊男靓女,没有华丽的都市生活,许鞍华以女性特有的视角,用舒缓的语调娓娓道来一个寻常家庭的寻常故事,细腻而富有亲和力。全片以生动活泼的手法来处理一个其实很沉重的题材,展现了香港市井小民的生存现状以及种种无奈与悲欢,格调极其柔和平稳,人情味十足,让人感觉非常舒服安谧,而影片所表现的一位中年女人在生活中所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乐观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所有观众。
      主演萧芳芳不着痕迹地演出堪称完美,将事业与家庭双重压力下的四十岁女性的悲喜与甘苦刻画的淋漓尽致,其对情绪控制之游刃有余让人叹为观止,凭此片,她成为继张曼玉之后再夺柏林影后的华人演员。饰演痴呆老人的乔宏同样出彩,此外,谭倩红、罗家英、罗冠兰等角色搭配得宜,日籍配乐家大友良英和台湾摄影师李屏宾都有出色贡献。
幸儿
 
《女人四十》:四十的女人很美
 
      1995年,导演许鞍华凭借这部影片轰动华人影坛,获得了第1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等六项大奖,以及第3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多项大奖。没有俊男靓女,没有华丽的都市生活,许鞍华以女性特有的视角,用舒缓的语调娓娓道来一个寻常家庭的寻常故事,细腻而富有亲和力。全片以生动活泼的手法来处理一个其实很沉重的题材,展现了香港市井小民的生存现状以及种种无奈与悲欢,格调极其柔和平稳,人情味十足,让人感觉非常舒服安谧,而影片所表现的一位中年女人在生活中所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乐观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所有观众。主演萧芳芳不着痕迹地演出堪称完美,将事业与家庭双重压力下的四十岁女性的悲喜与甘苦刻画的淋漓尽致,其对情绪控制之游刃有余让人叹为观止,凭此片,她成为继张曼玉之后再夺柏林影后的华人演员。饰演痴呆老人的乔宏同样出彩,此外,谭倩红、罗家英、罗冠兰等角色搭配得宜,日籍配乐家大友良英和台湾摄影师李屏宾都有出色贡献。
 
内容简介
      孙太阿娥是个勤俭持家、聪明能干的家庭主妇,又是某公司熟悉业务、善于精打细算的业务主任。孙太的老公公是退伍军人,个性倔强、固执,是个说一不二的传统男人,经常无故冲孙太发火,而每次都是婆婆来解围。这天,孙太忙完了公司的活下了班,回家途中看见几个牌友在街边玩麻将,牌瘾上来的孙太也参与了进去。而恰好公公路过,他一向反对女人玩麻将。孙太见到公公急忙收拾东西回家。不料婆婆突然去世。不久,公公得了老年痴呆症,全家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影响。直到公公过世后,全家恢复了和往常一样的生活,只是孙太闲暇的时候,常常思念故去的公公与婆婆。
 
导演介绍
      许鞍华(Ann Hui,1947.5.23-),女导演,辽宁鞍山人,于香港大学进修英国文学及比较文学,并获文学硕士学位。随后赴英深造,在伦敦电影学院攻读电影课程。1975年回港,担任胡金铨的助手。不久进入无线电视台任编导,两年后拍了二十集半小时的记录片《奇趣园》,亦为《CID》《北斗星》等拍过十七部作品。1977年为廉政公署拍摄八集一小时长的《ICAC》,其中两集被禁。翌年加入香港电台电视部,拍了三集《狮子山下》,1979年导演第一部影片《疯劫》,之后执导的《投奔怒海》获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被誉为香港新潮导演之一。 
 
电影特色
      阿娥是香港千万职业女性的缩影,精明强干、照顾老小,有时虽因不堪长期超负荷运转也发发牢骚,甚或独自痛哭,但仍然费尽心机维持家庭和睦。值得一提的是,阿娥的扮演者萧芳芳表演风格不愠不火,自然流露,喜感则来自她气质中的幽默,别有隽永神韵,看似乎淡,却耐看而有张力,对影片的成功贡献最多。且举一例,《女人四十》中阿娥首次出场亮相,便很有性格,先是一个仰拍阿娥睁着一双大眼、全神贯注的镜头。阿娥的严重神情,便令观众产生悬念:发生了什么事?在接下来的中景镜头中,观众才知道她是站在鱼摊前,正在选购活鱼,她已站了很久,要等那条游背泳的鱼死去,价钱可以便宜很多。但鱼贩开口催促她,已无法再等,一秤,竟要一百五十元,如是死鱼则只需五十元,鱼贩说:“它还未死哩”!阿娥趁有人喊鱼贩听电话转头之间,闪电般出手打了鱼头一记,鱼死了。这一下子,是剧本没有的,萧芳芳现场发挥,又完全是人物生活中极显性格的突发动作,芳芳在表现人物处境时,不但表现了她的精明、耐心与韧性,也显示了她的敏捷干练。仅此一场戏,便令人物形象立体显现且具相当厚度。其实在《女人四十》中萧芳芳主要忙碌得尽是这等日常琐事的细节,但就是在这看似平淡的生活琐事中,萧芳芳用自己的炉火纯青地生活化表演赢得了国内外电影界的一致好评。 
      除了真实表现中年女性面对生活的压力外,《女人四十》的主题升华之处在于通过阿娥照顾患老年痴呆症的公公感悟到亲情伟大、生命可贵的人生真谛。公公对待儿媳的态度不乏中国大男人的传统心理,儿媳与痴呆公公的相处更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体现,没有刻意的说教,只有朴实亲情的传达,令观众融入其中,暗生共鸣。再对照自己的现实,恍然若梦又非梦,怎能不感慨万千,进而品咂《女人四十》的意味深长呢? 
 
制作花絮
      1995年,由许鞍华导演的《女人四十》在香港上映竟长达两个月,票房收得1400万,在当时电影市道低迷之际,堪称奇迹。这其中固然不乏影片曾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银熊大奖的轰动因素,但影片的老人与家庭伦理题材和“阿娥”的形象获得香港千万职业女性的共鸣,才是《女人,四十》大受欢迎的社会原因。 
      影片平实地叙说当今香港中年女性在事业与家庭双重压力之下,面对中西交融、新旧交替、通货膨涨等种种冲突,还雪上加霜地遇到了万千家庭不可避免要碰上的老人问题。这个严肃而相当烦恼的题材,竟拍出这等充足的妙趣喜感,却又不靠误会巧合搞噱头,确是非常不易。
      芳芳饰演的女主角阿娥在家里承担全部家务,照顾家中每一个人。当她累倒时,则仅仅要求”让我睡一睡”,何等”伟大悲壮”!但她所做的却全是不屑一提的琐事。这些琐事在影片里却安排得如此有声有色、节奏紧凑:当她正手忙脚乱地服侍家翁洗澡时,电话铃声响了又响,她手脚不停,但耳聪目明,忙喊儿子去接电话,喊了两次无效,便自己赶去接,一看儿子在哭,原来失恋了。阿娥立即由”媳妇”变为”妈”:安慰儿子,传授恋爱经验。芳芳动作爽脆而熟练,令观众领略到她日常生活的紧张繁忙。芳芳的表演风格不愠不火,自然流露。这样的表演,要同上好的剧本才能发挥。《女人,四十》的剧本很扎实,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却有非常丰富的生活情节。而芳芳的喜感则来自她气质中的幽默,别有隽永神韵,看似乎淡,却耐看而有张力。阿娥首次出场亮相,便很有性格,先是一个仰拍芳芳睁着一双大眼,全神贯注的镜头,芳芳的严重神情,令观众产生悬念:发生了什么事?在接下来的中景镜头中,观众才知道她是让在鱼摊前,正在选购活鱼,她已站了很久,要等那条游背泳的鱼死去,价钱可以便宜很多。但鱼贩开口催促她,已无法再等,一秤,竟要一百五十元,如是死鱼则只需五十元,鱼贩说:”它还未死哩”!芳芳趁有人喊鱼贩听电话转头之间,闪电般出手打了鱼头一记,鱼死了。这一下子,是剧本没有的,芳芳现场发挥,又完全是人物生活中极显性格的突发动作,芳芳在表现人物处境时,不但表现了她的精明、耐心与韧性,也显示了她的敏捷干练。仅此一场戏,便令人物形象立体显现且具相当厚度。   
      香港许多喜剧因夸张失度,变成闹剧,《女人四十 》却没有这毛病,比如,阿娥在公司忙得喘不过气,又来了一个年轻的竟争对手,丈夫却打电话来说楼下的特卖广场有平货出售,有他最爱吃的丝苗米,芳芳以极不耐烦的口吻说:”我现在忙得快死,你叫我去买米!”丈夫却说:”那丝苗米买一送一,你忍得住吗?”这夫妻对话精彩之处是内涵非常丰富:不但继续表现阿娥持家精明,且表现了知妻莫若夫,丈夫不但强调货便宜,且有他爱吃的,更知她会”忍不住”,蕴含了他们夫妻之间相知相爱与生活的艰辛。芳芳坚决地说:”这一次无论如何都不会买,我不买。”但接著的镜头,却是芳芳十分疲劳吃办地提著两大袋丝苗米在马路上走,镜头的组合本身即具强烈喜感,令在通货膨涨压力下生活艰难的万千职业妇女们产生共鸣,人物可笑复可爱的性格,也令观众开心不已。芳芳在这个镜头中的表演很饱满准确。 阿娥没有高学历,她凭自己的勤快与聪慧,成为公司的一员大奖。芳芳自己却是家学渊源,两度留学的才女。她能把这位极为普通的家庭主妇——香港职业妇女塑造得如此传神生动,得益于她对心理学及对女性问题的研究,她最近完成的论文题目是《香港女性是否需要一个女性心理研究中心》,芳芳告诉我,美国有这种机构,她在收集了大量材料后,认为香港也需要设立这种机构,她说,香港女性处在东西方文化交汇中,而香港人仍以大男人主义态度对待女性。这一点,在片中不但突出表现在患痴呆症的家翁身上,也几乎表现在所有男性角色身上。芳芳把同时身兼核货员、老婆、媳妇、母亲(全部全职)的职业妇女所承受的压力,她不胜长期超负荷运转的辛苦,表现得那么真实可信,是厚积薄发的结果。艺术即分寸,深度不仅在厚积,更在于薄发。同时,还在于芳芳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与吸收,比如,片中表现阿娥忙得连叹气也没空,她在阳台晒完衣服后,忍不住蹲下来放声大哭:”婆波我好想你呀,婆婆……我很累了,我受不了,婆婆,……。”她的哭姿,便是她家里菲佣哭诉身世时的姿势,是这个阶层女性在这一时刻所会有的。 芳芳把阿娥表现得那么可爱与能干,相比之下,阿娥的丈夫显得相当窝囊,作为观众的我不由得便疑惑:阿娥真的能爱那么不如自己的丈夫吗?芳芳最令我倾倒的表演便是:她竟能在一场夫妻夜谈的戏中,用一个笑容,令我完全相信她是爱她丈夫的,真是魅力无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