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精神薪火相传《贞胜》3月22日全国影院上映
由陕西影修源影业有限公司、华诚电影电视数字节目有限公司、陕西金丰华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贞胜》将于3月22日全国影院上映。影片再现了任广盛女儿、陕北红军第一女指导员任志贞不幸被捕,在监狱中抵制种种威逼利诱,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气节与操守,最终和丈夫白德胜共赴刑场的全过程。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红色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贞胜》是红色革命题材影片《飞雪迎春》的姊妹篇,《飞雪迎春》讲述了我国早期共产党员任广盛为了追逐革命理想而牺牲的故事,三年后的续篇《贞胜》即将登上大银幕,想必观影群众一定是拭目以待。影片《贞胜》在拍摄和制作过程中,本着尊重史实的原则,同时力求艺术性地呈现任志贞夫妇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精神,设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制造跌宕起伏的矛盾冲突,提升影片观赏价值。本部影片看点颇多,具体可以归纳为——女承父志 薪火相传;革命伉俪 同甘共苦;英雄沃土 红都子长。
女承父志 薪火相传
影片中,任志贞因被叛徒戴宗智出卖被捕入狱,国民党军营长张建南喜出望外,认为一个二十岁的女孩子,肯定好对付,决定要在她身上打开突破口,清理安定县的共产党人。
敌人把任志贞当作“要犯”,反复审讯、威逼利诱和毒刑迫害,她始终毫不畏惧、威武不屈,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
任志贞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执着是同他的父亲任广盛的影响密不可分的,任广盛是我国早期的共产党员。1927年,建立了陕北第一个中共农村组织——任家砭党支部,并任支部书记。任广盛曾担任中共安定区委书记,他利用特殊身份,安排共产党员到区公署开展工作。在摊派损税时,把大部分摊派到富户、绅士头上,并将一些苛捐杂税顶着不派。受到劳苦群众的爱戴拥护,但引起了地方劣绅的仇恨,1930年秋被国民党反动派迫害而死。
任志贞1914年5月出生于任家砭村,原名任海棠,谢子长等老一辈共产党员经常在任家砭开会、接头,海棠也常常为他们站岗放哨。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像“马列主义”“苏维埃”“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改善我们民众的生活”等新名词、新思想,就像种子一样,深深地植根于海棠幼小的心灵里。
1931年秋,年仅17岁的海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这次入党宣誓会上,她把自己的名字“海棠”改为“志贞”。她说:“海棠是爸妈起的名字,表示我的第一个生命;志贞象征我的第二个生命。我成了党的人了,立志跟党走,永远做党的忠诚女儿!”
此后,她在革命生涯中,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展现出了大无畏的斗争精神,直至最终献出宝贵的生命。
革命伉俪 同甘共苦 影片中,任志贞和丈夫白德胜一同被关押在安定县城的牢狱中,彼此间虽无法交谈,但双方心有灵犀,共同坚守着革命立场,不向敌人屈服,最终共赴刑场,这同文学作品《刑场上的婚礼》人物原型周文雍和陈铁军的故事有几分相似。
任志贞与白德胜因共同的战斗生活产生了爱情,结成了革命伴侣。1933年10月,陕北红军游击队一支队一分队在延川县关庄一带活动。国民党反动派调遣了安定、延川两县驻军和地方民团“围剿”游击队。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白德胜顽强作战,在激烈的夜战中,他身负重伤,被敌人俘虏。任志贞率领同志们甩掉了敌人,几经辗转,回到安定地区。11月,任志贞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
1934年2月13日(农历1933年除夕),敌人将任志贞和白德胜五花大绑,押至瓦窑堡南门外刑场。他们昂首挺胸,一路高歌,在“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的高呼声中英勇就义,任志贞牺牲时年仅20岁。
英雄沃土 红都子长
《贞胜》影片中重要人物原型,任志贞和白德胜的故乡位于安定县,是陕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人之一、刘志丹战友谢子长的故乡。1935年11月至1936年6月,为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落脚地和抗日东征的出发地,因“瓦窑堡会议”而闻名中外。1942年为纪念民族英雄谢子长改名为子长县,县城由安定镇迁往瓦窑堡镇。
作为西北革命的“心脏”之一,子长县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从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在这个不足万户人家的山区小县城,就发生了大小战斗700余次,先后有3000多名子长儿女献身革命,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达2400多人。
新中国成立后,子长县被认定为革命老根据地,先后有10名子长籍军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素有“红都”和“将军县”的美誉。201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子长县,设立县级子长市,12月27日子长市正式挂牌成立。
《贞胜》3月22日 全国影院上映
《贞胜》3月22日 全国影院上映
《贞胜》生动呈现了革命史上的一个个鲜活形象,人们不仅会为百年革命浪潮的波澜壮阔而欢呼,也会为涌现出的具体人物而深受感染。通过这部90分钟的影片,观众定会充分感受到任志贞和丈夫白德胜因共同的革命理想、共同的战斗生活而结缘,被捕后在监狱中又心有灵犀默默支持,坚守党的秘密,最终共赴刑场的大无畏的斗争精神。